⒈ 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称笔为管城子。后因以“管城子”为笔的别称。
引宋黄庭坚《戏呈孔毅父》诗:“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絶交书。”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五:“宣州诸葛氏素工管城子,自右军以来,世其业。”
明徐渭《景贤祠上梁文》:“独立敢言,管城子有万夫不当之勇;疾书妙契,指南针定千古未决之疑。”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三九:“阿咸从我十日游,遇管城子于虎邱,有笔可橐不可投,簪笔致身公与侯。”
毛笔的代称。
毛笔的别名
唐·韩愈《毛颖传》:“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管城子、中书君悉为笔号;石虚中、即墨侯皆为砚称。”
管城君
管城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毛笔。
查看更多
管guǎn(1)(名)(~儿)管子:钢~|气~儿。(2)(名)吹奏的乐器:~弦乐。(3)(名)形状像管的电器件:电子~|晶体~。(4)(量)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毛笔。(5)(Guǎn)姓。(6)(动)管理:~帐|她能同时~十台机器。(7)(动)管辖:这个县~着十几个公社。(8)(动)管教:~孩子。(9)(动)担任(工作):我~宣传;你~文体。(10)(动)过问:~闲事|这事我们不能不~。(11)(动)保证;负责供给:~保|不好~换|~吃~住。(12)〈口〉(介)作用跟“把”相近;专跟“叫”配合:他长得又矮又胖;大家都~他叫小胖子。(13)(连)〈方〉不管;无论:这几十万棵果树是社里的财产;~什么也不能让它受到损失。
城读音:chéng城chéng(1)(名)城墙:~外|万里长~。(2)(名)城墙以内的地方:东~。(3)(名)城市(跟‘乡’相对):消灭~乡差别。
子读音:zǐ子zǐ(1)(名)古代指儿女;现在专指儿子:~女|~孙|~婚|~侄|父~|独生~。(2)(名)人的通称:男~|女~。(3)(名)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夫~|诸~百家。(4)(名)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三类:~部|~书|经、史、~、集。(5)(代)古代指第二人称你:以~之矛;攻~之盾。(6)(名)(~儿)种子:瓜~儿|~实。(7)(名)(~儿)卵:鱼~|鸡~儿。(8)(形)幼小的;小的;嫩的:~猪|~城|~姜。(9)(动)(~儿)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粒状物:枪~儿|棋~儿。(10)(名)(~儿)铜子儿;铜元:大~儿|小~儿|一个~儿。(11)(量)(~儿)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一~儿线|一~儿挂面。(12)姓。子zǐ(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子zǐ(名)地支的第一位。参看〔干支〕。子zi(1)名词后缀。加在名词性词素后:帽~|旗~|桌~|命根~。b)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矮~|垫~|扣~|胖~|折~|坠~。(2)个别量词后缀:一下~|一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