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龙尾道


龙尾道的词语
龙尾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代含(.好工具)元殿前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名。

借指朝廷。

旧时城外至城上盘旋而上的道。

引证解释:

⒈ 唐代含元殿前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名。

引唐张籍《赠赵将军》诗:“身贵早登龙尾道,功高自破鹿头城。”
《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禄山计天下可取,逆谋日炽,每过朝堂龙尾道,南北睥睨,久乃去。”

⒉ 借指朝廷。

引宋梅尧臣《赐酒》诗:“近亲龙尾道,远袭雀头香。”
清赵翼《邸抄》诗:“黄髮召归龙尾道,翠云焚却雉头裘。”

⒊ 旧时城外至城上盘旋而上的隥道。

引《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元年》:“王先成请筑龙尾道,属于女墻。”
胡三省注:“自城外筑墱道,陂陀而上,属于城上短垣。其道前高后庳,后塌于地,若龙之垂尾然,故谓之龙尾道。”

国语词典:

殿前甬道。因其形逶迤屈曲,宛如龙尾下垂而得名。

网络解释:

龙尾道

“龙尾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高台建筑,随着建筑高度的降低,其道前高后卑,下塌于地。逶迤屈曲,宛如龙尾下垂,故谓之龙尾道。“龙尾道”形式的踏道,到宋以后不再使用,但宋代的踏道形式,仍保留“龙尾道”的遗迹,如河南济源济渎庙渊德殿遗址。
龙尾道释义
读音:lóng

龙lóng(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4)(名)(Lónɡ)姓。

读音:wěi,yǐ[ wěi ]

1.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2.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3.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4. 量词,指鱼:三尾鱼。

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上一词语:龙尾骨
下一词语:龙尾岩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