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十二公


十二公的词语
十二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春秋》所载鲁国的十二个国君,即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好工具]定公、哀公。

引证解释:

⒈ 指《春秋》所载鲁国的十二个国君,即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

引《汉书·儒林传序》:“﹝孔子﹞因鲁《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至获麟而止。”
《庄子·天道》“﹝孔子﹞往见老耼而老耼不许,於是繙十二经以説” 唐陆德明释文:“又一云:《春秋》,十二公经也。”

网络解释:

十二公

十二公,是汉语词汇,出自《春秋》,解释为鲁国 的十二个国君。
十二公释义
读音:shí

十shí(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èr

二èr(1)(数)数目字:一~。(2)(数)序数;表顺序:第~。(3)(形)次等的:~把刀。(4)(形)两样:不~价。

读音:gōng

公gōng(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6)(名)公事;公务:办~|~余。(7)(Gōnɡ)姓。(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上一词语:逛公园
下一词语:冯公老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