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之家dàfāngzhījiā
(1) 懂得大道理的人
英sage;wise man(2)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例故大方之家,每不屑道焉。——清·梁启超《译(.好工具)印政治小说序》⒈ 谓见多识广、明晓大道的人。
引《庄子·秋水》:“今我覩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宋欧阳修《送方希则序》:“是以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故其气浩然,不见於喜愠。能及是者,达人之节而大方之家乎?”
懂得大道理的人。语出《庄子.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后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也称为「方家」。
大方:原指深通道术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学问深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庄周《庄子 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故大方之家,每不屑道焉。(清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
识途老马、斫轮老手
大方之家偏正式;作宾语;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查看更多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方读音:fāng方fāng(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2)(名)乘方:平~。(3)姓。(4)(名)方向:东~。(5)(名)方面:正~。(6)(名)地点、地区:~言。(7)(名)方法:药~。(8)(形)正直:品行~正。(9)(副)正在;正当:~才。(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家读音:jiā,,jie[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本文执一隅之见,求教于大方之家。
在学术上要虚心向前辈请教,切不要妄自尊大,以免见笑于大方之家。
门外汉常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叔叔通过自学,终于成了大方之家。
他小有成就便显得不可一世,难免贻笑大方之家。
我们要立志成为大方之家。
那些目光短浅,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人,很容易被大方之家们所耻笑。 2
找大方之家指点一下你的创作,必定会大有长进。
说出去的话等于打自己的脸,只能咦笑大方之家了。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