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不加思索说出口来。
引宋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文忠公衝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高念东﹞生平遇宴饮赋诗,必择坐客一人代书,歌行近体衝口而出,如宿搆,执笔者几腕脱。”
朱自清《论老实话》:“生了气或翻了脸,骂起人来,冲口而出,自然也多直言,真话,老实话。”
亦省作“衝口”。 宋苏轼《重寄》诗:“好诗衝口谁能择,俗子痴人未遣闻。”
巴金《秋》四:“‘岂但天空,如果我有翅膀,我连天边也要飞去。’ 淑华冲口答道。”
不经思考,一下子说出来。如:「他说话一向不经大脑,往往冲口而出,因此常得罪人。」也作「冲口而发」。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多指说话失于检点。
宋 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无如他此时是满怀的遂心快意,满面的吐气扬眉,话挤话不由得冲口而出。(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
脱口而出、心直口快
守口如瓶
冲口而出偏正式;作谓语;形容说话随便。
查看更多
1. 用水或酒浇注,水撞击:冲茶。冲剂。冲洗。冲荡。
2. 向上钻,直上:冲腾。冲入云霄。
3. 破解不祥:冲喜。
4. 空虚,谦虚:“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挹(yì)。谦冲。
5. 幼小:冲昧。冲弱。冲龄。
6. 方言,山区的平地:韶山冲。
7. 通行的大路,重要的地方:要冲。首当其冲。
8. 不顾一切,一直向前:冲锋。横冲直撞。
9. 猛烈地撞击:冲力。冲突。
10. 收支账目互相抵销:冲账。
11. 情感强烈:冲动。兴(xìng)冲冲。
12. 太阳系中,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余的某一个行星进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而地球正处在这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位置时称“冲”。
口读音:kǒu口kǒu(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而读音:ér而ér(1)(连)有“又”、“并且”、“可是”等意思:高~大。(2)(连)把表示方式或时间的成份连接到动词上:侃侃~谈。(3)(连)有“往”、“到”的意思:从下~上。
出读音:chū出chū(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2)(动)超出。(3)(动)往外拿:~主意。(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5)(动)发出:~汗。(6)(动)显露:~名。(7)(动)显得量多:不~数。(8)(动)支出:~纳。(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他说话老是冲口而出,没有一点心计。
他刚才那话是冲口而出,您别往心里去。
在大庭广众面前说话时要三思,不要冲口而出。
切勿出言不逊,一旦骄傲的言辞冲口而出,就不易把它们追回。
爸看到妙处,不禁冲口而出地叫了声好。
他看到问题就冲口而出了。
这话未加思考就冲口而出。
情急之下,我将隐藏已久的秘密冲口而出。
女儿冲口而出的一句话却让他再度陷入沉思之中。
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去问孩子,孩子冲口而出的意见,往往就是最精确而实际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