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运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构造,以便解决地壳运动问题的一门地质学的边缘学科。为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所倡导而建立。
引徐迟《地质之光》:“地质科学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发展。其中喷薄欲出的是李四光创建的一门科学:地质力学。”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质读音:zhì质zhì(1)(名)性质;本质:实~|~的变化。(2)(名)质量:保~保量。(3)(名)物质:~粒|~料。(4)(形)朴素;单纯:~朴。质zhì(动)询问;责问:~问|~询。质zhì(1)(动)抵押:以衣物~钱。(2)(名)抵押品:以此物为~。
力读音:lì力lì(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5)(名)(Lì)姓。
学读音:xué学xué(1)(动)学习:~书法。(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4)(名)指学科:化~|数~|新~。(5)(名)学校:小~|大~。
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相似材料是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成功的关健。
随着地质力学模型材料的研制与发展,结构模型试验研究领域已从线弹性阶段发展到塑性和破坏阶段。
变形带力学性质的鉴定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先行基础步骤。
生物迁移思想是与地质力学的诞生和发展共存的。
介绍了牛头山双曲拱坝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包括模型设计、模型制作、加荷和量测等。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层状岩体高边坡坡脚基坑开挖时的破坏机理、整体抗滑稳定性和预应力锚固方式。
运用地质力学的观点分析阳泉矿区地质构造,探讨构造体系、构造演化及其形成机制。
就地质力学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若干规律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诸多方面的应用作了归纳,并通过若干典型实例,阐明了地质力学方法在区调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著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