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俱下shíháng-jùxià
(1) 形容看书很快(见于《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
英be quick at reading⒈ 一眼同时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敏捷。
引《梁书·简文帝纪》:“﹝太宗﹞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孝瑜﹞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形容阅读的速度很快。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梁书 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资性聪明,一目十行俱下。”
一目十行
十行俱下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读书极快。
查看更多
十shí(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行读音:háng,xíng[ há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俱读音:jù,jū[ jù ]全、都。 【组词】:一应俱全、万事俱备、百废俱兴
下读音:xià下xià(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4)(副)向下面:~行车。(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下xià(1)(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2)(动)(雨、雪等)降落:~雨|~雾。(3)(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4)(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5)(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6)(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7)(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8)(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9)(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下xià(1)(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2)(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下xià(1)(副)用在动词后。基本义:表示由高处到低处:表示由高处到低处(2)(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3)(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他家世代都在成都,逢年过节,十行俱下应接不暇。
却说梁简文帝纲,六岁能属文,读书一目十行俱下。
谦慎宽厚,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
李清菬幼有大志,过目不忘,读书十行俱下,十岁便有神童之誉。
轩辕辞在跑动中不断翻着书页,目扫十行俱下。
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十行俱下地看了起来。
有些文稿,我可以十行俱下,但有些则是需要字字精读。
你读书虽然十行俱下,不过我看你是食而不知其味。
他看书是十行俱下,速度特别快,但只是看热闹,学不到什么知识。
你能十行俱下,我就不能过目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