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首xuánshǒu
(1) 悬挂头颅
英hang a penson's head up⒈ 亦作“悬头”。谓杀人后挂头示众。
引《汉书·王莽传上》:“百岁之母,孩提之子,同时断斩,悬头竿杪。”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方当繫颈蛮邸,悬首藳街,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鷰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杀人而悬其首级以示众。《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于窴传》:「烧杀吏士,上楼斩敬,悬首于市。」《三国演义.第二回》:「今宜斩十常侍,悬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也作「悬头」。
悬(1)(动)挂:倒~。(2)(动)公开揭示:~赏。(3)(动)抬;不着地:~腕。(4)(动)无着落;没结果:~案。(5)(动)挂念:~念。(6)(动)凭空设想:~拟|~想。(7)(动)距离远;差别大:~隔|~殊。悬xuán(形)〈方〉危险:好~。
首读音:shǒu首shǒu(1)本义:(名)头:(名)头(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3)(名)首领:~长。(4)(名)首先:~创。(5)(动)出头告发:自~。(6)姓。(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