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被朝廷放逐的官吏。
引《战国策·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 朝歌之废屠, 子良之逐臣, 棘津之讎不庸, 文王用之而王。”
南朝梁王僧孺《何生姬人有怨》诗:“逐臣与弃妾,零落心可知。”
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二十:“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
宋苏轼《儋耳》诗:“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坡公(苏軾 )不过逐臣, 遗山(元遗山 )则遗臣孤臣也。”
被贬谪放逐的臣子。
逐zhú(1)(动)追赶:~鹿|随波~流。(2)(动)驱逐:~客|~出。(3)(副)挨着(次序):~次|~个|~句|~年|~日|~条。
臣读音:chén臣chén(1)(名)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2)(名)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