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虚浮不实的言辞。
引汉刘向《说苑·正谏》:“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辞伪诈而贪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
南朝宋裴駰《<史记集解>序》:“删其游辞,取其要实,或义在可疑,则数家兼列。”
《旧唐书·姜皎传》:“游辞枉陷,旋罹贬斥;严宪将及,殆见诛夷。”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汉武帝十三》:“取安之书而读之,原本老氏之言,而杂之以辩士之游辞。”
亦作“游词”。浮而不实的话。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尝至刘尹所,清言良久, 殷理小屈,游辞不已, 刘亦不復答。”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空骋其华,固为事实所摈,设得其理,亦为游辞所埋矣。”
《北史·魏长贤传》:“﹝魏彦﹞以《晋书》作者多家,体制繁杂,欲正其紕繆,删其游辞,勒成一家之典。”
明李贽《复耿中丞书》:“屡欲附一书奉慰,第神绪忽忽,自心且不能平,而敢遽以世俗游词奉劝於公也耶?”
无根据的言辞。《旧唐书.卷五九.姜謩传》:「游辞枉陷,旋罹贬斥;严宪将及,殆见诛夷。」也作「游词」。
游yóu(1)(动)基本义: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2)(动)从容地行走;闲逛:~逛|~街|~览|~乐|~历|~憩|~玩|~兴。(3)(动)〈书〉交游;来往。(4)(动)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牧|~民|~击|~好|~刃有余|~手好闲|浮~|浪~|远~|云~。(5)(形)江河的一段:上~|中~|下~。(6)(Yóu)姓。
辞读音:cí辞cí(1)(名)优美的语言:~令。(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3)(动)告别:~行。(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