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精辟的话。
引汉王充《论衡·谢短》:“二尺四寸,圣人文语,朝夕讲习,义类所及,故可务知。”
汉王充《论衡·自纪》:“盖贤圣之材鸿,故其文语与俗不通。”
⒉ 掉文的语言。
引元刘祁《归潜志》卷五:“值一回鶻问卜, 子忠以文语应之,为回鶻所殴。”
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排的文语呼为綉,假钞公然唤做殊。”
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
语读音:yǔ,yù[ yǔ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