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断牙齿。
指备受挫辱。
《晋书•谢鲲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舆折齿。’”后用为调戏妇女被拒而受惩的典故。
⒈ 折断牙齿。
引《左传·哀公六年》:“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杜预注:“孺子, 荼。景公尝衔绳为牛,使荼牵之, 荼顿地,故折其齿。”
后用为为人民操劳的典实。 赵朴初《感遇--为周总理而作》诗:“回首丘山,折齿孺子。”
⒉ 指备受挫辱。参见“折胁”。
引汉邹阳《狱中上书》:“范雎摺脇折齿於魏,卒为应侯。”
⒊ 后用为调戏妇女被拒而受惩的典故。
引《晋书·谢鲲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 鯤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 幼舆折齿。’”
唐韩偓《<香奁集>序》:“麄得捧心之态,幸无折齿之慙。”
清葆光子《物妖志·琴瑟琵琶》:“踰墙已成,折齿唯命。”
1. 断:绳子折了。
2. 亏损:折本生意。
3. 姓。
齿读音:chǐ齿chǐ(1)(名)人和高等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通称牙或牙齿。(2)(名)(~儿)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儿|梳~儿。(3)(形)带齿儿的:~轮。(4)(名)〈书〉年龄:~德俱尊。(5)(动)〈书〉说到;提起:~及(说到;提及)|不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