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道家语。谓没有自我的存在。
引《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河上公注:“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昇云,出入无间,与道通神,当有何患?”
唐薛莹《寄旧山隐侣》诗:“旧山诸隐沦,身在苦无身。”
⒉ 谓身死。
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当此之时, 亮之素志,进欲龙驤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 wú ]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 mó ]
见【南无】。
身读音:shēn身shēn(1)(名)身体:~上。(2)(名)指生命:奋不顾~。(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