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殓葬。敛,通“殮”。
引《释名·释丧制》:“衣尸棺曰敛,敛藏不復见也。”
《新唐书·崔彦曾传》:“既遇害,赂守卒,敛藏其尸。”
⒉ 收购储藏。
引唐陆贽《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当稔而愿糴者,则务裁其价,不时敛藏。”
⒊ 收藏。
引《礼记·郊特牲》:“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
宋曾巩《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札子》:“凡宪令图牒、簿书案牘,皆当次比整齐,敛藏识别。”
⒋ 蕴藏。
引宋叶适《<徐斯远文集>序》:“徐观笔墨轻重,以十一敛藏千百,虽铺写纵放,亦无怠惰剥落之态。”
隐蔽起来,不敢露面。
敛liǎn(1)(动)基本义:聚集;收起;收住:聚集;收起;收住(2)(动)约束:~迹。(3)(动)收集;征收:~钱|横征暴~。
藏读音:cáng,zàng[ cáng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