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木中交错连结之处。常用以喻艰难繁杂之事。
引《后汉书·虞诩传》:“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宋司马光《清风台》诗:“水鑑秋毫尽,霜锋错节开。”
明夏完淳《大哀赋》:“器成错节,圣啟殷忧。”
错cuò(1)(形)不对;过失:~字。(2)(形)交叉:~落。(3)(动)互相摩擦:~牙。(4)(动)岔开;相互避让:~开。(5)(形)坏、差(用于否定式):这个戏挺不~。(6)(名)磨玉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7)(动)打磨玉石:攻~。(8)涂饰镶嵌(金、银等):~金。
节读音:jié,jiē[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