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事jiēshì
(1) 任职后开始工作
英take over a job⒈ 犹任职。
引《文选·卢谌<赠刘琨并书>》:“尝自思维,因缘运会,得蒙接事,自奉清尘,於今五稔。”
吕向注:“得蒙接事,谓从事中郎也。”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如何是主一?曰:如读书,便一心在读书上;接事,便一心在接事上。”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他要到第三天才能接事,因为秦监督还没有准备,要到第三天才能办交代。”
⒉ 奉事。 《太平广记》卷四二引唐皇甫□ 《原化记·贺知章》:“﹝老人﹞遂云善黄白之术。
引贺素信重,愿接事之。”
接受职务,就任。
如:「自从接事以来,他的表现相当不错。」
接jiē(1)(动)靠近;接触:邻~|~近|交头~耳。(2)(动)连接;使连接:~电线|~纱头|这一句跟上一句~不上|这部影片上下两集~着演。(3)(动)托住;承受:~球|书掉下来了;赶快用手~住。(4)(动)接受:~见|~待|~到来信。(5)(动)迎接:到车站~人。(6)(动)接替:~事|谁~你的班?(7)(动)(Jiē)姓。
事读音:shì事shì(1)基本义:(~儿)(名)事情:(~儿)(名)事情(2)(~儿)(名)事故:出~。(3)(~儿)(名)职业;工作:找~儿。(4)(名)关系或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了。(5)(动)〈书〉侍奉:~父母。(6)(动)从事:大~宣扬。
光光夜醉时,寒风紧随至;明明日接事,凉意风来刺;光明牵手时,初冬如夏至;夏至虽已逝,节日来复制;愿单成双时,欢乐加倍至。
“所谓格物云者,或读书,讲明义理;或尚论古人,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皆格物事也”。
况何先生接事于校局兀臬之际,支撑于困难严重之时,经营擘划,艰苦卓绝,校誉日高。
当处理完交接事项后,那个魔术师便礼貌的告退离去了。
先甲三日,辛也,后甲三日,丁也,皆可接事昊天之日。
通过链接事件,您可以避免对许多交互进行硬编码,使项目更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接事以后,好好整顿,不必有所瞻顾。
在她自己看来,已经二十四岁的成年人,对待事物和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力,更有自己的一些为人接事的标准,不再是小孩子了。
先儒以为先甲三日辛,后甲三日丁,可以接事天神之日。
何者?诸王开国,备立臣吏,生有趋奉之勤,死尽致丧之礼;而公主家令,唯有一人,其丞已下,命之属官,既无接事之仪,实阙为臣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