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dàogū
(1) 女道士
英Taoist nun⒈ 女道士。
引后蜀何光远《鉴诫录·旌论衡》:“普通山青州长老録二尼、道姑、道媪,亲事巾瓶,时左街使集王奏闻收勘,决递遐方。”
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生]那得这轴画像?[丑]敢是适间道姑的?”
罗暟风《疯婆子》:“她能指出那一包是从张公庙求的,那一包是向马道姑用七尺白布换来的。”
女道士。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姑读音:gū姑gū(1)(名)(~儿)姑母:大~|二~|表~。(2)(名)丈夫的姐妹:大~子|小~儿。(3)(名)〈书〉丈夫的母亲:翁~。(4)(名)出家修行或从事迷信职业的妇女:尼~|三~六婆。(5)(副)〈书〉姑且;暂且:~置勿论。
听了半晌,这剧情原是月明云淡的良宵,潘必正漫步白云楼下,听到道姑陈妙常在室内抚琴自娱的乐音,乃闻声而进。
一般的香客,由这些道姑们陪着吃顿酒也就了事,遇着那舍得大把花钱的施主或者极有来头的公门中人,晚上她们也可在厢房伴宿。道姑造句。
黄眉道姑派遣木道回转地幻宫,求灵药救住南方清。
看着周玉回头闩门的动作,小道姑看这天色,不知想到了什么,明显有些慌神“你这是做什么?我……我不是那种人……”。
你说我是道姑,和你没缘分?嘿嘿,一天偶遇个十来次,你在说咱没缘分。
忽然前面一阵香风缥渺,异味芳馨氤氲,遍地有五彩祥云,隐隐中一对黄幡飘荡,当中有一位道姑。
七位道姑送给他谷子一碗,嘱咐天天只要煮一粒,就可当作一天的口粮。
水瓶座画的是明代道姑打扮,《牡丹亭》石道姑、《玉簪记》陈妙常都是这样扮相。
青天白云,高峰之巅,白衣道姑肃然而立,黑衣的聂隐娘拜跪于地,三叩三起,与师决绝。
太子之女对他垂青有加,为他敞开郡主府的大门,神秘道姑对他另眼相看,一送五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