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端dàduān
(1) 主要的部分;重要的端绪;大概
英important part⒈ 主要的端绪。
引《礼记·礼运》:“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
孔颖达疏:“端谓头绪。”
毛泽东《论持久战》三五:“依目前条件来看,战争趋势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
⒉ 谓事情的主要方面。
引《后汉书·隗嚣传》:“新都侯王莽,慢侮天地、悖道逆理……今略举大端,以喻吏民。”
唐白居易《三教论衡》:“略録大端,不可具载。”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记》第二节:“以上六者,仅举大端,自餘恶风,更僕难尽。”
⒊ 本原。
引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元气,天地之始,万物之祖,王政之大端也。”
⒋ 大抵,大约。
引《西游记》第三五回:“那怪虽也能腾云驾雾,不过是些法术,大端是凡胎未脱,到於寳贝里就化了。”
《中国歌谣资料·小曲》:“河那边一只凤,我怎么叫他不应?大端是我亲人少缘分。”
大抵、大概。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端读音:duān端duān(1)(名)(东西)的头:两~。(2)(名)项目、点:举其一~。(3)姓。(4)(动)平举着拿:~茶。(5)(形)端正、正派:~坐。
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其荦荦大端,不外乎整顿教学秩序,强化师资力量。
修已之大端,不过尔尔。
今天的报告,只是荦荦大端,细节以后再讲吧。
轴承大端面与内圈内径或外圈外径相交处的圆形表面。
这阎王爷虽然英气洒脱,相貌俊朗,但他却从不沾染女色、贪香浸玉,竟是个荦荦大端的君子。
那怪虽也能腾云驾雾,移山翻浪,不过是些法术,大端是凡胎刚脱,到了宝贝里就化了。
此八个字,由虫鸟体与八分体文字交错篆刻而成,然而整体布局确是荦荦大端,字与字之间相互映衬,确是一个精妙之作。
国藩又尝取古今圣哲三十三人,画像赞记,以为师资,其平生志学大端,具见於此。
为了让日本的读者也能了解,切望能举出荦荦大端之一,向我们作个介绍。
及询以如何商改之处,则云须各大端商定,再行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