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心施仁德而不表露于外。
引《管子·形势》:“见与之交,几於不亲;见哀之役,於不结;见施之德,几於不报;四方所归,心行者也。”
尹知章注:“心行而不见,则四方归之。”
《管子·形势解》:“能心行德,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矣。”
⒉ 佛教语。变动不居之心。心以流行于事相为作用,故称。
引《法华经·方便品》:“佛知彼心行,故为説大乘。”
唐白居易《爱咏》诗:“辞章讽咏成千首,心行归依向一乘。坐倚绳牀闲自念,前生应是一诗僧。”
⒊ 犹品行。
引《北史·祖珽传》:“孝徵心行虽薄,奇略出人,缓急真可冯仗。”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二:“仁皇帝每曰‘某心行不佳’,后竟除平章事,盖仁皇帝盛德大度,不念旧恶故也。”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人物不撑达,服色儘奢华,心行更姦猾。”
心xīn(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4)(名)二十八宿之一。
行读音:háng,xíng[ xíng ]行为举止。品行、操行、德行
走、走路。直行、前行、寸步难行
前往。南行、与子偕行
流动、流通。发行、运行、风行一时
做、从事、实施。行医、行善、实行
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行了。
能干、能力强。你真行。
行书的简称。行草、行楷、真行
不久、将要。行将就木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