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依托;依靠。
引《书·金縢》:“呜呼!无坠天之降宝命,我先王亦永有依归。”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维宗室列侯为王莽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愍之。”
宋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
徐特立《我和党有历史上不可分离的关系》:“马日事变时,左派涣散,没有组织,在政治上失其依归。”
⒉ 尊奉;遵循。
引唐李翱《谢杨郎中书》:“窃惟当兹之士,立行光明,可以为后生之所依归者,不过十人焉。”
明马中锡《辠言》:“太公竭力依归以树勋名, 伯夷则极口唾斥以豁愤恨,是何大异也!”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万众青年所依归的鲁迅先生,竟于十月十九日的黎明……弃我们而溘然长逝了。”
⒊ 目的;宗旨。
引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罗台山》:“臺山之学,以九容为规矩,以九思为主縡,以有物必有则为依归。”
孙中山《制定建国大纲宣言》:“《建国大纲》者,以扫除障碍为开始,以完成建设为依归。”
邹韬奋《抗战以来·开场白》:“记者执笔写本文时,遇有所检讨或批评……以有益于国家民族为依归,决无意攻讦任何方面或任何个人。”
托附、依靠。
依yī(1)(动)依靠:唇齿相~|相~为命。(2)(动)依从;同意:别人劝他;怎么也不~。(3)(介)依照;按照:~次前进|~葫芦画瓢。
归读音:guī归guī(1)(动)返回:~国华侨。(2)(动)还给;归还:物~原主。(3)(动)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千条河流~大海;各族人民一条心|把性质相同的问题~为一类。(4)(介)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这一组管。(5)(连)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表扬~表扬;可就是突击任务没分配给我们。(6)(名)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运算时用九归口诀。参看〔九归〕。(7)(guī)姓。
岁暮天寒,人们在期望,这个国家的一切制度都以普惠于民为依归。
旧与新,往昔与现在,并不是敌对状态,它们在时光行程中互相辨认,以美为最后依归。
以乐知天命为依归”、“范纯人尝曰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诗僚友,亲睦宗族。
埃及的青铜面具与天青石和为依归的神。
耶稣把自己在天面前,为了神的旨意的缘故而当成活祭献上,完全没有追求自己的幸福,相反地一切都以地上人的福祉为依归。
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说好了不分手就不分手,一直谈到地老天荒,那该多好啊!可是,有些爱情,终究败给了时间,无所依归。
我不想让他们看到,看到我的柔弱我的无助甚至是孤芳自赏般的无所依归。
而且这两个人在北洋系中举足轻重,若是袁世凯失败,曹锟和第三师将无所依归,更成了背叛民国的帮凶,是众矢之的。
更有甚者,国子监生陆万龄、万历进士阎鸣泰还有督饷尚书黄运泰等人,竟然上书对其歌功颂德,说其是民心依归,天心向顺,称其“尧天地德,至圣至神。
此时,这三件方才大显神威的法器,在失去旧主的情况下,皆光华暗淡,无所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