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宋代中书省所宣圣旨的留底,其大事经过奏禀的称为“画黄”。
引《宋史·职官志一》:“﹝中书省﹞皆承制画旨以授门下省。令宣之,侍郎奉之,舍人行之。留其所得旨为底:大事奏禀得旨者为‘画黄’,小事拟进得旨者为‘録黄’。”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权给事中王巖叟言:‘ 安燾资材闒茸,器识暗昧,旧位且非所据,况可冠洪枢,顓兵柄!所有画黄,谨缴进。’”
清恽敬《重修瑞金县署记》:“华厅东后室为籤押房, 汉曰画诺,君臣同辞。 唐宋曰画黄,曰押詔,君之辞。”
⒉ 常绿小乔木藤黄的树脂,黄色颜料,用于绘画。
引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出产》:“画黄乃一等树间之脂,番人预先一年以刀砍树,滴沥其脂,至次年而始收。”
画huà(1)(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基本义):~画儿|~人像|~山水。(2)(名)(~儿)画成的艺术品:山水~|年~|风景~。(3)(形)用画儿装饰的:~屏|~栋雕梁。画huà(1)(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线|~押。(2)(名)汉字的一笔称一画:笔~。
黄读音:huáng黄huáng(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3)(Huánɡ)姓。黄huáng(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