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远处映射的光。
引《文选·沉约<咏湖中雁>》诗:“群浮动轻浪,单汎逐孤光。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
张铣注:“孤,犹远也。”
⒉ 孤独的光,单独的光。多指日光或月光。
引唐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诗:“中有万里之长江,迴风滔日孤光动。”
仇兆鳌注:“孤光浮动,日映江波也。”
唐贾岛《酬朱侍御望月见寄》诗:“相思唯有霜臺月,望尽孤光见却生。”
宋苏轼《西江月·茶词》:“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琖凄然北望。”
宋杨万里《攸山望石臼湖》诗:“雨中深闭轿窗纱,惊见孤光射眼花。一顾平湖山尽处,碧铜镜外走青蛇。”
清龚自珍《戒将归文》:“予幽幽以自嫮兮,非众磨之能穴。耻列炬之平然兮,非孤光之所逼。”
⒊ 犹孤影。
引唐杜甫《桔柏渡》诗:“孤光隐顾盼,游子悵寂寥。”
仇兆鳌注:“孤光,孤影也。”
唐李颀《登首阳山谒夷齐庙》诗:“石崖向西豁,引领望黄河。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
太阳或太阳光。
孤gū(1)(形)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儿。(2)(形)单独;孤单:~雁|~岛。(3)(代)封建王侯的自称。
光读音:guāng光guāng(1)(名)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等。可见光是波长7。7×10…5厘米到4×10…5厘米的电磁波。此外还包括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每秒约三十万公里。因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也叫光波;在一般情况下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也叫光线。参看〔红外线〕、〔紫外线〕。(2)(名)景物:风~|春~明媚。(3)(名)光彩;荣誉:为国增~。(4)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临|~顾。(5)(动)光大:~前裕后。(6)(形)明亮:~明|~泽。(7)(形)光滑;光溜:磨~|这种纸很~。(8)(副)一点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用~|把敌人消灭~。(9)(动)(身体)露着:~膀子|~着头。(10)(副)只;单:任务这么重;~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11)(Guānɡ)姓。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古人写萤火虫的诗句,道出了人们对夏夜里这柔柔弱弱、星星点点的小虫的喜爱。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