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海内、宇内。谓国境以内之地。
近海之地。
⒈ 犹海内、宇内。谓国境以内之地。
引《梁书·武帝纪上》:“浹海宇以驰风,罄轮裳而禀朔。”
宋苏辙《皇弟偲加恩制》:“罄海宇之人孰非付託之重。”
明陈汝元《金莲记·捷报》:“丈夫与叔叔文空海宇,洪然高掇,不必过忧。”
《说唐》第三回:“举鼎千斤,名振海宇。”
⒉ 近海之地。
引南朝宋颜延之《家传铭》:“旷彼琅邪,实唯海宇。”
天下。《西游记.第四回》:「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宁也。」也作「海内」。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
宇读音:yǔ宇yǔ(1)(名)房檐;泛指房屋:屋~|栋~。(2)(名)上下四方;所有的空间;世界:~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