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泥yìnní
(1) 盖图章用的红色油质颜料
.英ink paste used for seals⒈ 在封泥上盖章。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
明陶宗仪《辍耕录·印章制度》:“赵彦卫云:古印文作白文,盖用以印泥。”
俞樾《茶香室三钞·印文阴阳之别》引明顾大韶《炳烛斋随笔》:“古人之印章,以印泥故,凸起处其印文反凹,而凹陷处其印文反凸。”
⒉ 盖图章用的印料。多是红色,一般用朱砂、艾绒、蓖麻油混合制成。
盖印时所用的泥状颜料。用朱砂和油制成。
1.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5.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6.姓。
泥读音:ní,nì[ ní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泥巴。泥垢。泥浆。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泞。泥洼。
2. 像泥的东西:枣泥。山药泥。印泥(盖图章用的印色)。蒜泥。
印盒又称印台、印色池,置放印泥。
但印谱拓制成帙,又是一个繁琐、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对印泥、纸张等有极高的材料标准,对钤印、拓款、装订等工艺技巧也要求甚严。
冈村肃立,双手捧接,低头展阅,侵华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置砚磨墨,冈村阅毕,毛笔蘸墨,注名,从上衣口袋取方章,蘸印泥,盖印章。
来自巴西或德国的印泥人不会被剥夺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权利。
沈淇从衣袖里取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印泥印章,在八字的末端落印,一个鲜红的印迹出现了。
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有各色各样,大小不一的毛笔,玉石笔架、笔挂,还有木质的笔筒,各种砚台、镇纸、印泥盒。
此时,江月珊硬将我的左手拉了过去,在印泥上按了按,然后迅速的在两张协议书上按了按,我就稀里糊涂的成了杨白劳,将自己卖给了她。
我比较擅长小花样,比如用单色印泥套彩色印泥、做小手柄等,最重要的是我一直坚持,不断有新作品,还会挑战更高难度的作品。
如果你还不能很精确地用刀,白色的印泥会和袋子的颜色融合,这样割错一些地方也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