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狱duànyù
(1) 旧指审理判决案件
例察狱讼之词,以诏司寇断狱弊公,致邦令。——《周礼·士师》英close a trial by announcing the verdict;hear and pass judgment on a case⒈ 审理和判决案件。
引《墨子·尚贤中》:“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使断狱则不中,分财则不均。”
《汉书·文帝纪赞》:“断狱数百,几致刑措。”
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
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彼听讼者,研鞠两造之情伪,廉得其情,而后断狱。”
判决讼案。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狱读音:yù狱yù(1)(名)监狱:牢~|下~|入~。(2)(名)官司;罪案:冤~|文字~。
在法的实施方面,以儒家典籍为断狱的依据。
包公听讼断狱故事,突出的也是“罪与罚”的价值取向。
此贼被识破,惊服!一件小案子,从中看出包拯断案的机智果断,也许他“善断狱讼”之名就是从这时流传开来。
用比喻来说老师的考证文风,既像古代“老吏断狱”的爰书,又像现代科学发明的报告。
而他指出在翻译西文术语时,日本人习用双字和双字以上的词组,因此比中国人的习用单字更能精确地传达原意,也真如老吏断狱,一语中的。
通过这一研究,可以提供一个与文学叙事和民间传说中的包公形象与断狱智慧进行比较研究的前提。
断狱者急于篣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
至四年,斗米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十里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他老爹见了他的判决书,文辞如老吏断狱,大惊。
“叔向断狱”是古史记载中的一则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