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勤于所业。多指农业。
引《陈书·周迪传》:“唯迪所部,独不侵扰,竝分给田畴,督其耕作,民下肆业,各有赢储。”
⒉ 泛指店务或其他类似业务。
引《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乔大户又问:‘令郎先生肆业盛行?’”
肆sì(1)本义:陈设。(2)(形)不顾一切;任意妄为:~虐|~扰。(3)四的大写。(4)(名)铺子。
业读音:yè业(1)(名)行业:工~|农~。(2)(名)职业:就~|转~|~余。(3)(名)学业:肄~|修~|毕~|结~。(4)(名)事业:功~|创~|~绩。(5)(名)产业;财产:家~|~主。(6)(名)佛教徒称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为业;分别叫做身业、口业、意业;合称三业;包括善恶两面;一般专指恶业。(7)(动)从事(某种行业):~农|~商。(8)(Yè)姓。业yè(副)已经:~已|~经。
开办了我国最早的民办高等学校“东佳书院”,不少江南名士皆肆业于其家,所藏书贴,号称天下第一。
其三,休斯敦火箭队开始面向世界招聘顾问,让很多肆业在家多年者,或对自己目前工作及不满意者,对人生有追求者的有志之士闻风而动。
高中肆业的高斌看中了其中的商机,然而却走了歪路。
荐引下,清廷成立了幼童出洋肆业局,选派学生出洋就读。
这倒也是,李俊,不是我说你,你再不好好读书,别说毕业证,连能不能拿到肆业证都是问题。
西汉二百四,东汉二百四,他初中肆业,却敢对着云大毕业的黑衣青年大喝谈天文论历史,自然不可能没有半点料。
自明景泰元年始,富家子弟捐纳财货于官府,以入国子监肆业,称为监生,可不经府州县学考试,直接参加省城或京城的考试。
牛笔原来小的时候跟司令都住在城南,他十多岁时就跟着阿总在外面混了。
父亲六岁入私塾蒙童,后在广州市立师范读完小学,再入勷勤附中三年,终因家贫肆业,失学在家,一度随祖父到广和兴机器厂做学徒。
我能打赌,这个家伙一定是小学肆业,这个倒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