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何物。参见“底事”。
引唐杜甫《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唐杜荀鹤《钓叟》诗:“渠将底物为香饵,一度抬竿一箇鱼?”
宋苏轼《赠葛苇》诗:“消遣百年须底物?故应怜我不归耕。”
⒉ 此物。
引唐元稹《神麯酒》诗:“髣髴中圣日,希夷来大庭。眼前须底物,座右任他铭。”
1.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2.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4.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5. 何,什么:底事伤感。
6. 古同“抵”,达到。
物读音:wù物wù(1)(名)东西:~品|宝~。(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
本文以乌头酸酶为例,深入探讨了酶对对称底物分子进行选择的机理,同时对酶专一性分类系统进行了分析和重新调整。
还原甲萘醌的酶促反应遵循双底物乒乓反应机制。
结果:愈创木酚作底物能形成鲜艳而均匀的红棕色氧化带,且其颜色深浅、带宽能较好地反应漆酶活性。
以萝卜籽提取液中的硫代葡萄糖甙为底物,对萝卜中芥子苷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提取液成份、离心时速、光照、温度、底物、苗龄等都会影响硝酸还原酶活力。
酶底物研究表明,酶水解菊粉,但不水解棉子糖,水解蔗糖活性较低。
本文以对氨基苯乙酮和二茂铁为底物,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重氮芳基化反应。
自噬是发生在细胞中由初级溶酶体处理内源性底物的重要过程。
通过与模拟实验进行比较,认为水解产物乙酰乙酸与一起充当了振荡反应双底物的角色。
目的从兔骨骼肌中提取肌球蛋白轻链,为下一步研究肌肉收缩原理提供可磷酸化的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