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超乎寻常的勇敢。
引《孟子·公孙丑上》:“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周书·贺拔胜传》:“诸将对敌神色皆动;惟贺拔公临阵如平常,真大勇也。”
清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惟佛具大勇,自弃铜轮王。”
邹韬奋《信箱·引起研究的兴趣》:“由大智中产生大勇……才是最坚毅的大勇。”
⒉ 极为勇敢的人。
引《吕氏春秋·孟春》:“大匠不斵,大庖不豆,大勇不鬭,大兵不寇。”
勇的最高表现。
如:「周处除三害是大勇的表现。」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勇读音:yǒng勇yǒng(1)本义:(形)大胆;勇敢:(形)大胆;勇敢(2)姓。
大勇是个正直的青年。
战国时代的蔺相如可算是个大勇若怯的人。
公安人员以他们的大智大勇,终于将罪犯一网打尽。
他有令人羡慕的大智大勇。
公安人员大智大勇,很快就将罪犯一网打尽。
革命者的大智大勇,在惊涛骇浪中充分展现出来。
古人云:“大勇若怯。”真正的勇者是不轻易显山露水的。
张大勇在上文化课时表现的无精打采,可一到运动场上他就活力四射,简直像换了个人。
武警战士以他们的大智大勇,终于把逃犯缉拿归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因此,你——大智大勇!因此,你——无私无敌!你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