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科派kēpài
(1) 摊派捐款
英apportion⒈ 谓摊派力役、赋税或索取(钱财)。
引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山东大户,每僉解马,编审之时,已有科派;俵解之时,又有使用。”
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没钱粮,有处因公且科派,事后再商量。”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那三官心里只怕鴇子心里不自在,看那银子犹如粪土,凭老鴇説谎,欠下许多债负,都替他还,又打若干首饰酒器,做若干衣服……随其科派,件件许了。”
《清史稿·高宗纪一》:“山东登州镇总兵马世龙以科派兵丁,鞫实论绞。”
责令出资或按定例摊派捐款。
科kē(1)(名)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目|文~|理~|牙~|眼~。(2)(名)行政机关或某些机构的行政部门按工作性质分设的单位:秘书~|财务~。(3)(名)生物学上指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有松科、杉科、柏科等。科kē(动)〈书〉判定(刑罚):~以罚金。科kē(名)古装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派读音:pài派pā(1)(名)派司(pā·si)指厚纸印成的或订成本儿的出入证、通行证等。(2)(名)派司(pā·si)指通过0;准于通过(检查、关卡、考试等)。派pài(1)(名)指立场、见解或作风、习气相同的一些人:帮~|党~。(2)(名)作风或风度:气~。(3)(量)ɑ)用于派别:两~学者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两~学者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4)(名)〈书〉江河的支流:支~。(5)(动)分配;派遣:~人|~定工作|委~|选~。(6)(动)指摘(别人过失):~不是。
情报资料科派出了几队士兵带上望远镜到前面侦查。
奈王从五、陈继绍不惟怂恿易官不谕,且代禀思茅罗主,差提刑责掌,责收监伊等之伙党,暴虐、额外科派概置不论,兆又约同吕文彩等控经。
我数了数,加上小任和我还有鉴证科派来的三个同事,一共才五个人,如果这时候有人趁乱做手脚,就难以防范了。
而所谓黄册,就是户口簿,以此作为科派差役的依据。
帕里奇拉斯先生说要在电影中所拍摄的斯科派洛斯岛上的同一间山顶小教堂中结婚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教堂太小了,而且是希腊东正教徒的专属用地。
法军参谋长吉约说,法国不打算动用地面部队在马里北部追击极端武装;空袭科纳镇前,法国向附近的莫普提镇派出特种部队,向巴马科派驻数以百计士兵。
己亥,梓宫奉安山陵,禁有司科派扰累。
法军参谋长吉约说,法国不打算动用地面部队在马里北部追击极端武装;空袭孔纳前,法国向附近的莫普提镇派出特种部队,向巴马科派驻数以百计士兵。
总的来说,今天人们用“文化”一词时多是用其“社科派”含义,也就是说文化是指人猿相揖别之后的所有人为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