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年终祭祀的助祭人。参见“蜡祭”。
引《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於蜡宾。”
郑玄注:“时孔子仕鲁,在助祭之中。”
南朝齐谢朓《齐雩祭乐歌·歌黑帝》:“合国吹,饗蜡宾。”
明唐顺之《月楼唐翁行状》:“后三十餘年, 嘉靖某甲子,翁年七十餘,郡太守请与蜡宾。”
清龙启瑞《大冈埠团练公局记》:“书之以復於先生,其亦不能无蜡宾之感也。”
1.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或石油、煤、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常温下多为固体,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如蜂蜡、白蜡、石蜡等。用作防水剂,也可做蜡烛。
2.蜡烛:点上一支~。
宾读音:bīn宾bīn(1)(名)客人(跟‘主’相对):外~。(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