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饰diāoshì
(1) 用雕刻或雕塑进行装饰
英carve and decorate(2) 用来装饰的雕刻的图案
英carving⒈ 雕琢文饰,使器物华美。
引《逸周书·大匡》:“车不雕饰,人不食肉,畜不食穀。”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是时郡尉府舍皆有雕饰。”
唐钱起《玛瑙杯歌》:“良工雕饰明且鲜,得成珍器入芳筵。”
⒉ 比喻美化文辞,刻意求工。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文不雕饰,而辞切事明。”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其文屏去雕饰,反近自然。”
⒊ 泛指对文章进行加工。
引唐刘知几《史通·惑经》:“诸如此句,多是古史全文,则知夫子之所修者,但因其成事,就加雕饰,仍旧而已。”
⒋ 伪饰;做作。
引《隶释·汉太尉刘宽碑》:“﹝公﹞有乐道寧俭之性,疾雕饰,尚朴素。”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植(曹植 )既任性而行,不自雕饰,五官将( 曹丕 )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称説,故遂定为太子。”
彫飾:1.雕镂绘饰。 汉张衡《应间》:“器赖雕饰为好,人以舆服为荣。”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帝愈增崇宫殿,彫饰观阁。”
《北齐书·薛琡传》:“自制丧车,不加彫饰。”
⒌ 谓雕琢文饰。
引晋葛洪《抱朴子·钧世》:“古者事事醇素,今则莫不彫飭,时移世故,理自然也。”
宋洪迈《<唐黄御史公集>序》:“於时墨儒词匠,所为诗若文,咸矩矱自然,不以彫饰为工。”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第一出:“俺不惧前车覆,莽秋水挺芙渠,娟洁天然,彫饰全除。”
雕琢装饰。
如:「这座庙宇雕饰得十分庄严肃穆。」
雕diāo(1)(名)猛禽类鸟:老~。(2)(动)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刻。
饰读音:shì饰shì(1)(动)装饰:修~。(2)(名)装饰品:首~|衣~。(3)(动)掩饰:~词。(4)(动)扮演:她在《渴望》里~刘慧芳。
这对雕饰的做工精细,小巧玲珑,是难得的艺术精品。
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近日,黄道成带着中新社记者走进他的“藏玉阁”,一边展示其收藏的黄龙玉籽料、雕饰品,一边讲述了他的疯狂“玉痴”人生。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平淡却是一种生活状态。是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本色,毫无做作之心。不慕权势,不贪富贵,不爱奢华。该怎样就怎样。故人们常说“平平淡淡才是真”。
亮银色的弓体,透明晶莹如水晶般的弓弦,没有任何的雕饰,没有任何的花纹,朴实大方,给人一种极度的压抑感。
且说河南洛阳府翠萍乡有一座宅第,虽是高墙大院,在外面看来却也朴质无华,较少雕饰。
用排比句时一定不能刻意雕饰,更不能勉强拼凑,而要追求自然流畅,水到渠成,富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那种优美的线条感。
这把木槌上有一个青蛙头雕饰,是因为青蛙在日本文化中象征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