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běndì
(1) 说hAo86.话人所在地区
英this locality;native⒈ 本来的心性。
引《论语·子罕》“子絶四” 南朝梁皇侃义疏:“今为其跡涉兹地,为物所嫌,恐心实如此,故正明絶此四,以见本地也。”
⒉ 当地。对异地而言。
引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其所募之兵,皆要本地人。”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我这里差两个衙役把这妇人解回绍兴,你到本地告状去。”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前面再没有地方藏车,必须返回本地山洞子。”
⒊ 佛教语。又称法身。指能现出化身之真身。
引晋道安《舍利礼文》:“本地法身,法界塔婆。”
宋觉苑《演密钞》二:“本地法身者,即实相法身也。一真实相为万化之本,犹如於地为万物之依,故曰本地。言法身者,谓此实相能轨持万化,即此轨持,假名为身。法即身,故本地即法身。”
居处于某地区者称该地为「本地」。
如:「本地盛产各种水果,欢迎大家前来品尝。」
本běn(1)本义:(名)草木的茎或根:(名)草木的茎或根(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7)(形)现今的:~年|~月。(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地读音:dì,de[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外地的学生和本地学生要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共同进步。
这种东西我们本地也出产,无需舍近求远到外去采购。
这股寒潮势力很强,未来几天里本地气温将大幅下降。
他们同心协力,希望能集腋成裘,为本地办一所大学。
当我们本地的球队争夺联赛杯时,场内座无虚席。
这些妇女巧夺天工的刺绣功夫,正是本地绣品迷人之处。
几十年来本地发生了巨变,每回首往昔都有人世沧桑之感。
想要了解本地行情,倒也不必货比三家,只要挑一家来问价钱,举一反三,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廉价的日本商品,自前年退出本地市场后,现在又参天两地了。
络绎不绝的游客,为本地带来的丰厚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