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mǎbù
(1) 像马步似的芭蕾舞步
英pas de cheval⒈ 马神名。
引《周礼·夏官·校人》:“冬祭马步。”
郑玄注:“马步,神为灾害马者。”
唐张说《大唐陇右监校颂德碑》:“若夫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敬其本也。”
⒉ 骑兵和步兵。
引《南史·梁纪上·武帝》:“﹝萧衍﹞仍遣曹景宗、萧颖远领马步进顿江寧。”
《元典章·刑部十三·防盗》:“随州府驛路置廵马及马步弓手。”
清鲁一同《檄凤颍淮徐泗宿海八府属文》:“马步并进,更番休息。”
⒊ 马行进的步子。
引《西游记》第六五回:“师徒们也自寻芳踏翠,缓随马步。”
⒋ 武术或体操的一种动作。两脚分开与肩齐,大腿放平和小腿约成90度角。此姿势使自己牢稳不动,便于迎击对手。
引鲁迅《呐喊·阿Q正传》:“阿Q 连忙捏好砖头,摆开马步,准备和黑狗来开战。”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章:“剑平也铁青着脸……站稳了马步,准备拼。”
两腿分开,超过肩宽,采半蹲姿势。
马mǎ(1)基本义:(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2)(形)大:~蜂|~勺。(3)(Mǎ)姓。
步读音:bù步bù(1)(名)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跑~|寸~难移|走了一~棋。(2)(名)阶段:事情一~比一~顺利。(3)(名)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4)(量)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5)(动)用脚走;~入会场|亦~亦趋。(6)(动)〈书〉踩;踏:~人后尘。(7)(动)〈方〉用脚步等量地:~一~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
戴尔文从“抱拳”、“马步”学起,很快学会了“冲拳”、“劈掌”。
耿仲明带领九千马步军为中路,耿仲明的左翼总兵是徐得功,鸟铳兵五千;右翼总兵是连得成,骑炮兵五千。
华丽老者却是歪歪斜斜地随意扎了一个马步,不过姬龙峰看出他的真气却是十分充盈。
体育课上,老师教我们蹲马步。
青海的马步芳看着李云飞说完,道李老大这句话我喜欢,我青海西北地区就是小户,我不多要,给我来上二百吨就行,饿不死也撑不着。
主将之一的魏光焘被起用,还升为总督;另一位李光久后来做到浙江按察使,统浙省马步三十六营驻防宁波。
马步芳兄弟虽与蒋介石貌合神离,但还是信三民主义的。
项王被围乌江,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对于深入河西走廊的西路军,蒋介石指使马步芳、马步青等部进行围追“兜剿”。
本来走马步行龙拳的夫子暗藏杀机,蛇游枪杀,本来化蛇游大枪刺的夫子龙马奔腾,马踏飞燕,龙战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