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财物;财富。
引《管子·重令》:“民不务经产,则仓廪空虚,财用不足。”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自汉以来,中国财用耗于虏,惟东汉为甚。”
清唐甄《潜书·卿牧》:“众为邦本,土为邦基,财用为生民之本。”
⒉ 材料与用具。财,通“材”。
引《左传·宣公十一年》:“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榦。”
杨伯峻注:“财通材。用,用具也。筑城必分为若干工程段,计其材料工具之多少而分与之,便于事也。”
钱财、货物。
财cái(名)钱和物资的总称:~物|理~。
用读音:yòng用yòng(1)(动)基本义:使用:使用(2)(动)费用:~项|家~。(3)(动)用处:功~|有~|作~|物尽其~。(4)(动)需要(多用于否定):不~开灯|您不~操心。(5)(动)吃、喝(敬辞):~饭|~茶。(6)(动)〈书〉(连)因此;因为(多用于书信):~特函达。(7)(动)(介)拿(表示凭借的工具、方式或者手段等):~钥匙开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