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自逃在外。
引《左传·成公十二年》:“周公出奔晋,凡自周无出, 周公自出故也。”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请囚,请亡,於是乎不获。君又弗克,而自出也。”
⒉ 犹自首。
引《汉书·食货志》:“赦自出者百餘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
⒊ 出自于。
引《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北魏李谐《述身赋》:“信仪凤之所栖,乃丝文之自出。”
⒋ 自己制订;自己创建。
引《北史·齐纪中论》:“﹝神武﹞迁鄴之后,虽主祭有人,号令所加,政皆自出。”
宋曾巩《进太祖皇帝总叙》:“太祖文武自出,群臣莫及。”
宋叶适《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陈君举为名师,自出新学,文体一变。”
⒌ 甥之代称。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
杜预注:“晋外甥。”
唐王勃《上从舅侍郎启》:“虚霑自出之荣,无媿诸甥之列。”
唐杜甫李之芳《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客居逢自出,为别几凄然。”
自zì(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自zì(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出读音:chū出chū(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2)(动)超出。(3)(动)往外拿:~主意。(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5)(动)发出:~汗。(6)(动)显露:~名。(7)(动)显得量多:不~数。(8)(动)支出:~纳。(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赵梅生的大写意画作,注重内涵品质,却又自出机杼。而艺术创作的最可贵之处也在于能不与人同却又高于众人。
直接抄袭别人的成果固然方便,但要能自出机杼,才能不同凡响啊!
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子,有的自出心裁,给一切东西找个新的适当的位置。
在邓石如的诸多追随者中,吴让之是一位能自出机杼,别开风貌的大家。
右丞輞川诸作,却是自出机轴。
老先生的书画篆刻作品真是自出机杼、惊时动俗啊!
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有的自出心裁。
孔明道:"吾自出茅庐,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他设计的衣服自出机杼,总是能引领起风潮。
王导演,你这场戏的设计,真是自出机杼,不同凡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