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jiēdào
(1) 公共通道,尤指在城市、小镇或村庄内的通道
例通向直通街道的另一条小巷(.好工具)英street⒈ 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
引宋张舜民《闻赦有作》诗:“击鼓填街道,传声过水滨。”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金陵街道极宽广,虽九轨可容。”
朱自清《回乡杂记》:“按说北平的街道够宽的,可是近来常出事儿。”
柳青《创业史·题叙》:“这时,从渭北高原漫下来拖儿带女的饥民,已经充满了下堡村的街道。”
⒉ 城市里的行政单位。
例如: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如工矿、企业、机关、街道等单位都来做少年儿童的校外教育工作。
⒊ 关于街巷居民的。
例如:街道工作。
供人车通行的道路。
街jiē(1)(名)街道;街市:~头|大~小巷|上~买东西|~上很热闹。(2)(名)〈方〉集市:赶~。
道读音:dào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他那饱经风霜的脸像都柏林街道那样黝黑。
国庆前夕,城市街道打扮的万紫千红,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这天休息日,街道上来来往往的男女和小孩都穿得整洁,欣然微笑的熙来攘往。
行道树就像一个坚守岗位的士兵,又像是街道的看守者。
清洁工迎着黎明的曙光打扫街道。
居委会因陋就简,办起了街道托儿所,解决了周围居民孩子入托难的问题。
街道两旁的霓虹灯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爷爷虽说退休了,但从不饱食终日,他每天都要到街道或家委会找点事干,两手从不闲着。
正月十五,繁华的街道张灯结彩,灯光闪烁,人头攒动,车辆川流不息,人民欣赏着各式各样的灯笼。
小女孩沿着街道漫步,五彩缤纷的广告使她感到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