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空旷无际貌。
引《汉书·礼乐志》:“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饗。”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詄读如迭。詄荡荡,天体坚清之状也。”
王先谦补注:“天体广远,言象俱忘,故曰詄荡荡。”
唐杜甫《乐游园歌》:“閶闔晴开詄荡荡, 曲江翠幙排银牓。”
亦省作“詄荡”。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乾隆癸酉, 尹文端公总督南河,赵云松中翰入署,见案上有余诗册,戏题云:‘八扇天门詄荡开,行间字字走风雷。 子才果是真才子,我要分他一斗来。’”
柳亚子《怀人诗·蔡孑民先生》:“天门詄荡无崖岸,坐我光风霽月中。”
1.遗忘。
2.误。
荡读音:dàng荡dàng(1)(动)摇动:~桨。(2)(动)洗涤;清除:涤~。(3)(动)放纵、不受拘束:放~。(4)(动)走来走去;无事闲逛:游~。(5)(名)浅水湖: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