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好工具.)道碑shéndàobēi
(1) 指神道前的石碑,上面记载死者生前事迹
英tombstone(2) 也指神道碑上的文字记录
英inscriptions⒈ 旧时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以汉杨宸所题《太尉杨公神道碑铭》为最早。据宋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神道碑》载, 秦汉以来,死有功业,生有德政者皆可立碑。 晋宋之世,始盛行天子及诸侯立神道碑。
引《旧五代史·唐书·闵帝纪》:“藩侯带平章事以上薨,许立神道碑,差官撰文。”
宋顾文荐《负暄杂录·碑碣》:“天子诸侯葬时下棺之柱,其上有孔,以贯繂索,至棺而下,取其安审,事毕因闭壙中。臣子或书君父勋伐于碑上。后又立隧口,故谓之神道碑,言神灵之道也。今古碑上往往有孔者,盖贯繂之遗像。”
明胡侍《真珠船·坟碑之制》:“﹝金石例﹞三品以上神道碑,五品以下不铭碑,谓之墓碣。”
⒉ 指墓碑上记载死者事迹的文字,为文体的一种。
引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六:“是夕, 普卒,上感悼涕泗,自撰神道碑,八分御书赐之。”
墓道前用以记载死者生平的石碑,有时亦指碑上的文字。
神shén(1)(名)迷信的人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也指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位|财~。(2)(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用兵如~。(3)(形)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速|~效。(4)(名)精神;精力:费~。(5)(名)(~儿)神气:~色|~情。(6)(形)〈方〉聪明;机灵:这孩子真~。(7)姓。
道读音:dào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碑读音:bēi碑bēi(名)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的石头:~额|~林|~阴|~志。
乃是王尧从神道碑上所得,初次运用,便有如此效果。
前两年,有人研究发现,《德行集》的一段文字,实际上节译自苏轼的《富郑公神道碑》,是现存最早的用少数民族文字翻译的苏轼作品。
这件事,被欧阳修写入《文正神道碑》中,但是苏辙之外,时人并不相信“二公晚年欢然相得”。
朱载士育神道碑原存于朱载士育墓地,即沁阳市东北九峰山下。
从神道碑上可以看出,他以前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
神道碑原立在旧安济桥头、现在主河道的北岸,东距坟墓有三四百米。
灵泉寺东侧,还保存了珍贵的“安道一刻经碑”、“玄林法师神道碑”等石碑精品。
徐乾学撰《墓志铭》、《神道碑文》,韩菼撰《神道碑铭》,顾贞观撰《行状》,姜宸英撰《墓表》。
墓碑立于墓前,也称“墓表”、“墓碣”、“神道碑”;“墓志”埋入墓穴,也称“墓志铭”、“圹铭”。
卷末有小像及像记,后附张起岩所撰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