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内史省


内史省的词语
内史省的意思

词语解释:

隋初改中书省为“内[.好工具]史省”。

引证解释:

⒈ 隋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引《隋书·百官志下》:“内史省,置监、令各一人。”

网络解释:

内史省

内史省,拼音nèi shǐ shěng,出自《隋书·百官志下》。
内史省释义
读音:nèi,nà[ nèi ]

1.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读音:shǐ

史shǐ(1)(名)历史:~学。(2)(名)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3)姓。

读音:shěng,xǐng[ shěng ]

1.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上一词语:内史府
下一词语:兔园册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