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汉韦曲杜曲皆三辅地,为贵族豪门聚居地。后遂以“天尺五”极言与宫廷相近。
引《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宋方勺《泊宅编》卷六:“谁云天尺五,亲见玉皇来。”
⒉ 谓离天甚近。极言其高。
引宋周邦彦《鬓云鬆令·送傅国华奉使三韩》词:“鷺飞遥,天尺五。”
清黄景仁《少年行》:“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天tiān(1)(名)头顶。(2)(名)天空:~边。(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6)(名)季节:春~|三伏~。(7)(名)天气:阴~。(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尺读音:chǐ,chě[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五读音:wǔ五wǔ(1)(数)四加一后所得。(2)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参看〔工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