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汗血马。 汉武帝时伐大宛得千里马,其马汗出如血,后因以“赤汗马”泛指名马。参阅《史记·乐书》。
引唐元稹《西凉伎》诗:“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
清钱谦益《戊辰七月应召赴阙车中言怀》诗:“赤汗马应空冀北,白头豕自媿辽东。”
赤chì(1)(名)比朱红稍浅的颜色。(2)(名)泛指红色:~小豆。(3)(名)象征革命:~卫队。(4)(形)忠诚:~心(忠诚的心)|~诚(极真诚)。(5)(动)光着;露着(身体):~脚|~膊。(6)(形)空:~手空拳(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
汗读音:hàn,hán[ hàn ]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汗水。汗流浃背。
2. 出汗,使出汗: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马读音:mǎ马mǎ(1)基本义:(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2)(形)大:~蜂|~勺。(3)(M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