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骨咄犀


骨咄犀的词语
骨咄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骨笃犀"。 2.即蛇角。可制器物,亦可供药用。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骨篤犀”。即蛇角。可制器物,亦可供药用。

引宋洪皓《松漠记闻补遗》:“契丹重骨咄犀,犀不大……纹如象牙,带黄色,止是作刀把,已为无价。”
明陶宗仪《辍耕录·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故曰蛊毒犀。 《唐书》有古都国,必其地所产,今人讹为骨咄耳。”
亦省作“骨篤”。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蛇角》:“骨咄犀亦作骨篤。”

网络解释:

骨咄犀

骨咄犀是汉语词语,读音为gǔ duō xī,即蛇角,可制器物,亦可供药用。
骨咄犀释义
读音:gǔ,gū[ gǔ ]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读音:duō

咄duō(动)表示呵叱。

读音:xī

犀xī(名)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鼻子上有一个或两个角:~角|~牛。


上一词语:骨突犀
下一词语:骨笃犀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