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灩澦堆”。 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在四川省奉节县东。
引唐李白《长干行》之一:“十六君远行, 瞿塘灧澦堆。”
王琦注引《太平寰宇记》:“灩澦堆,周回二十丈,在夔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塘峡口。冬水浅,屹然露百餘尺。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谚曰:‘ 灩澦大如马, 瞿塘不可下; 灩澦大如鱉, 瞿塘行舟絶; 灩澦大如龟, 瞿塘不可窥; 灩澦大如襆, 瞿塘不可触。’”
唐杜甫《所思》诗:“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灧澦堆。”
地名。在四川省奉节县东十里瞿塘峡口。巉崖矗立江中,堆旁水势湍急,湍成漩涡,往往为舟行之患。
滟yàn(名)滟滪堆;四川省瞿唐峡口的巨石;为便利长江航运;1958年将它炸除。
滪读音:yù见 〔滟滪堆〕
堆读音:duī堆duī(1)(名)堆积成的东西:土~。(2)(动)堆土、堆积、聚集成堆:把土~起来。(3)(量)用于成堆的东西或围聚在一起的人:一~人。堆zuī(名)〈口〉义同“堆”(duī);用于“归里包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