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词牌名。其调高亢。 唐天宝妓女念奴 “善歌唱……声出於朝霞之上,虽鐘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念奴娇”之名盖本于此。 宋张辑《念奴娇》词,有“柳花淮甸春冷”句,故又名《淮甸春》。 《念奴娇》有平韵、仄韵两体,常见的为仄韵。
引清万树《词律》卷十六:“《念奴娇》,一百字,又名‘百字令’、‘百字謡’、‘酹江月’、‘大江东去’、‘大江西上曲’、‘壶中天’、‘无俗念’,‘淮甸春’、‘湘月’。”
按:宋苏轼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其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为“一尊还酹江月”,故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宋戴复古《念奴娇》词,其首句为“大江西上”,故又名《大江西上曲》。 宋曾觌《壶中天慢》词,调与《念奴娇》同,故又名《壶中天》。 宋姜夔《湘月》词,自注:“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
⒉ 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大石调,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调有《百字令》,别名《念奴娇》,与词牌全阕同,用为小令。参阅清王奕清《曲谱》卷一、卷六。
念niàn(1)(动)想念:惦~|怀~。(2)(名)念头:杂~|一~之差。(3)(Niàn)姓。念niàn(1)(动)读:~信|~口诀。(2)(动)读:他~过初中。念niàn(名)“廿”的大写。
奴读音:nú奴nú(1)(名)受剥削阶级压迫、剥削、役使而没有自由的人:家~|农~|亡国~。(2)(名)青年女子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家。(3)(动)像对待奴隶一样地蹂躏、使用:~役。
娇读音:jiāo娇jiāo(1)(形)(女子、小孩、花朵等)柔嫩、美丽可爱:撒~|嫩红~绿。(2)(形)娇气:才走几里地;就说腿酸;未免太~。(3)(动)过度爱护:~生惯养|别把孩子~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