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文事与武功兼备。
引《诗·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孔颖达疏:“信有文矣,信有武矣,文则能脩泮宫,武则能伐淮夷,既有文德,又有武功。”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尊号》:“允文允武,乃圣乃神,皇王盛称,莫或踰此。”
宋苏轼《表忠观碑》:“天胙忠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孙千亿。”
既有文才,又晓武事。
形容能文能武。
《诗经 鲁颂 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宋 苏轼《表忠观碑》:“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孙千亿。”
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允文允武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允yǔn(1)(动)许可。(2)(形)公平;适当。
文读音:wén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
你送我的这张照片,对我来说比什么都珍贵,我一定允文允武。
立志成为允文允武、术德兼备的军事领导人才,具备领导管理,解决问题,语文沟通及持续学习四大能力。允文允武造句。
田海旺允文允武,都是一流的人才,可惜性子柔弱,料来与我一席长谈便可为我效力。
田靖在曹操军中曾经见过此人,此人虽然现在名声不显,不过允文允武却是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
可谓是允文允武,极为难得的好家将。
偏偏他遇到的对头却是一个允文允武的家伙,这个人就是淳于意。
总结李存勖的前半生,真是允文允武,能征善战,真命天子。
何进便也荐侍御史王允,称其允文允武、一日千里、王佐之才,并说,这不是自己的意见,是大名士郭林宗说的。
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位齐师傅是一个允文允武的人,因此洪武帝特命齐德担任宫中皇子的师傅。
此外,由于公关人员需要广泛的知识基础,还必须有特殊产业的专业及良好的沟通与情绪管理能力,可说必须要允文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