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招引接纳贤士。
引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
《三国演义》第八回:“﹝孙策﹞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
《水浒传》第四四回:“戴宗在筵上説起晁宋二头领招贤纳士,结识天下四方豪杰……许多好处。”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倒也略略听见些风声,听说他在那儿招贤纳士。”
招揽吸收有品德、学识的贤人士子。元.关汉卿《哭存笑.第二折》:「他与你破了黄巢,敌了归霸,败了朱温,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日个俺可便偃武修文。」《东周列国志.第九八回》:「不如仍走大梁,信陵君招贤纳士,天下亡命者皆归之。」也作「纳士招贤」。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
纳士招贤、招贤礼士
招贤纳士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网罗人才。
查看更多
招zhāo(1)(动)本义:打手势叫人来。(2)(动)广告或通知的方式使人来。(3)(动)引来(不好的事物):~苍蝇|~灾。(4)(动)惹;招惹:这孩子爱哭;别 ~他。(5)(动)惹:这孩子真~人喜欢。(6)(Zhāo)姓。招zhāo(动)承认罪行:~供。招zhāo同“着”(zhāo)。
贤读音:xián贤xián(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
纳读音:nà纳nà(1)(动)收进来;放进来:出~|闭门不~。(2)(动)接受:~降|采~。(3)(动)享受:~凉。(4)(动)放进去:~入正轨。(5)(动)交付(捐税、公粮等):~税|交~公粮。纳nà(动)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鞋底。
士读音:shì士shì(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名)士人:~农工商。(4)(名)军人:~气。(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8)(名)姓。
燕国的昭王招贤纳士,荆轲刺秦王故事出自易县燕下都。
在研、产、商三大领域发展过程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招贤纳士,立足创新,不断开发新的项目,生产新的产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以辉煌的成就奔向灿烂的明天。
公司为进一步扩大发展,现招贤纳士,望有志之士加入我们的团队,共谋发展。
公司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招贤纳士,一步一个脚印,现已初具规模。
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
黄金台又名金台、燕台、招贤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所筑。
从公司创建伊始积极在社会各界招贤纳士,为公司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再经过三、五年努力,群众性养蜂已初具规模了,新的技术骨干力量也上来了,其时还可以面向社会招贤纳士,或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建立联系,充分利用我县蜂产品原料和沙棘等原料,共同研究、开发多种产品投向市场,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原来吴天为登上王位,一开始招贤纳士,谦恭虚己,因此各路人才纷纷投奔。
戴京焦透露,嘉实基金已经在华尔街招贤纳士,寻找专门研究小盘股的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