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礼赞》
佶屈聱口jí qū áo kǒu佶屈:曲折、不通顺;(.好工具)聱口:不顺口。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郭沫若《王阳明礼赞》:“佶屈聱口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只徒糜费时日。”“~~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只徒糜费时日。”《王阳明礼赞》:“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书面语
佶屈:曲折、不通顺;聱口:不顺口。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
郭沫若《王阳明礼赞》:“佶屈聱口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只徒糜费时日。”
佶屈聱牙
佶屈聱口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壮健的样子。
屈读音:qū屈qū(1)(动)弯曲;使弯曲:~指|~膝。(2)(动)(动)屈服;使屈服:宁死不~|威武不能~。(3)(动)(形)理亏:~心|理~词穷。(4)(动)(形)委屈;冤枉:受~|叫~。(5)(动)姓。
聱读音:áo聱(形)话不顺耳。
口读音:kǒu口kǒu(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