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起义Lùlín Qǐyì
(1) 公元17年,王匡、王凤在绿林山组织饥民起义,称绿林军,反对王莽政权。公元23年,起义军建立更始政权。同年在昆阳大败王莽军,乘胜西进,攻占长安,推翻了王莽的政权
(.好工具)英the Lulin Uprising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等在今湖北当阳绿林山一带聚集饥民起义,以反对王莽篡位,称为「绿林起义」。西元二十三年建立「更始」政权,同年大败王莽军,推翻了王莽政权。
1. 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绿林。绿营(中国清代由汉人编成的武装,用绿旗作标志)。
林读音:lín林lín(1)(名)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树~|竹~|山~|防风~。(2)(名)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艺~|碑~。(3)(名)林业:农~牧副渔。(4)(名)(Lín)姓。
起读音:qǐ[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义读音:yì义yì(1)(名)正义:道~|大~灭亲|~不容辞。(2)(名)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演|~士。(3)(名)情谊:情~。(4)(名)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弟|~父。(5)(名)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6)(名)姓。义yì(名)意义;意思:字~|本~。
王莽垮台时,传国玉玺就在王莽的尸体身上,乱军抢到后将其献给了绿林起义军拥立的更始帝刘玄。
小说以西汉末年绿林起义为背景,描写起义首领王匡被害,其子为父报仇、仗剑天涯的故事。
导游说,美人谷与绿林起义也有关联。
纵横中原的汉军是绿林起义中最突出的一支起义队伍,首领便是刘秀。
谈起绿林起义和汉光武帝刘秀,覃大爷立马打开了话匣子。
绿林山风景区是历史上著名的绿林起义发生地,也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发祥地。
在莫斯科读历史系的时候,他的第一篇俄语论文写的是“赤眉绿林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