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指心。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寻省遭罹,万重不幸。方寸之地,自不能言;求人见谅,岂复容易?(唐 刘禹锡《上杜司徙启》)
方寸地、弹丸之地、立锥之地、一矢之地
五湖四海
方寸之地作宾语;指心。
查看更多
方fāng(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2)(名)乘方:平~。(3)姓。(4)(名)方向:东~。(5)(名)方面:正~。(6)(名)地点、地区:~言。(7)(名)方法:药~。(8)(形)正直:品行~正。(9)(副)正在;正当:~才。(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寸读音:cùn寸cùn(1)(量)长度单位:一~。(2)(形)形容极短或极小:~步难行。(3)姓。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地读音:dì,de[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方寸之地尽显宏大场面,细微之处不失毫厘之差,其雕工堪称精湛绝伦。
陈楚拿出早已变成铁棒的东西,在苏雅琼方寸之地来回寻觅,始终没有进行下一动作,苏雅琼牙咬的紧紧的,等待陈楚的到来。
众人一看便知这方寸之地间,暗藏机关,能要人性命于顷刻,都不禁暗叹。
有时候,我多希望昼夜兼程逃离这方寸之地,躲开喧嚣都市乏味生活,再像小时候一般。
他会因为眩晕的间歇,致使自己从这方寸之地摔落,现在还不到时候。
挖出的泥土更是难以处理,坑底的方寸之地无法堆积,他只能不时放下作为铲子的树枝,用双手捧泥,抛出坑外。
石天行手下的活儿没停下来,依旧像个倒斗的夫子一般排查着方寸之地,生怕错过什么线索,“如果我没猜错,这里一定会有……”。
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厅中,身姿动人,尽皆穿着薄衫,除了方寸之地用布片遮住外,其余地方,一览无遗。
所以,她每天清晨都是最早起来,就是为了享受着能给他带来相似感觉的方寸之地,与刹那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