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由宋代.毕昇发明的用活字排版的印刷方法。
⒈ 指由宋代毕昇发明的用活字排版的印刷方法。参见“活字”、“活版”。
引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仁宗时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活huó(1)基本义:(形)生存的;有生命的。(2)(动)生存;有生命:~人|~到老;学到老。(3)(动)在活的状态下:~捉。(4)救活:~人无数。(5)(动)活动;灵活:~水|~结|~塞。(6)(动)生动活泼;不死板:~气|~跃。(7)(副)真正;简直:~灵~现|~受罪。活huó(1)(~儿)(名)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的):庄稼~|干~儿|~计。 (2)(~儿)(名)产品;制成品:出~儿|这批~儿。
字读音:zì字zì(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2)(名)(~儿)字音:咬~儿。(3)(名)字体:篆~|草~。(4)(名)书法的作品:~画。(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6)(名)(~儿)字据:立~为凭。(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
印读音:yìn[ yìn ]1.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5.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6.姓。
刷读音:shuā,shuà[ shuā ]1. 用成束的毛棕等制成的清除或涂抹的用具:刷子。毛刷。板刷。
2. 擦拭,涂抹,清洗:刷牙。刷墙。刷洗。印刷。刷耻(洗雪耻辱)。
3. 剔除,淘汰:刷选(剔除)。刷掉。
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
刘小哥所说的活字印刷工艺不佳,用之渐少,一、江南湿潮,泥范保存不易,二、印制效果不佳,所以正规书商多是用雕版,那劣商却不得而知了!
泥、活字发明后,各种金属活字又相继出现,为活字印刷的大家庭增添了新成员,使印刷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
简策同帛书、写本抄本刻版同活字印刷图书,相互共存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活字印刷的另一发展,是用金属材料制成活字活字印刷造句。
旌德县尹王祯革新活字印刷技术,创造发明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对我国出版印刷业影响深远。
对于欧洲产生巨大影响的并非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当然更不是雕版印刷术,而是美因茨人约翰内斯·谷登堡发明的西方活字印刷术。
乾隆时制定了《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并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活字印刷发展、普及的一个标志。
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和火都是在宋代发明或者成熟,《梦溪笔谈》、《数书九章》和“杨辉三角”。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有些书是采用活版印刷,但是,活字印刷术从来没有象在欧洲一样代替木刻印刷术。